主页/ 舍利塔/ 文章正文

阿育王寺与舍利宝塔故事

导读:很多的师兄都是听说过舍利塔的,舍利塔是指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就是阿育王寺与舍利宝塔的故事。阿育王寺是我国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 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明清时期的舍利塔

舍利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一种是存放舍利子和经书的塔,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而且基本上各个时代都是有一些著名的舍利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明清时期的舍利塔。

开福寺舍利塔(景县舍利塔)

开福寺舍利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州衙西北角(今景县中学)。明永乐五年(1407年),景州僧正如郎募修,天顺元年(1457)重修。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汛兵金应龙、承差高如斗捐资补修,知州张一魁重修山门, 主持僧正宗瑞置香火二倾八亩五分、宅基三所。清末民初,其东西方丈改为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校和乡村师范学校。建国后,成为景县师范和景县中学校址/著名的建筑物有舍利塔、无量殿、千佛阁。

舍利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俗称“景州塔”。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物。该塔共十三层,八面棱柱体,高63.85米,底座周长50.1米。塔基铺巨石成台,下有一深井。砖砌塔体,每层内砌环形走廊,与四面洞户相通;层间阶梯数百级,盘旋而上,可达顶层。登临远眺,有目穷千里之慨。

临清塔

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陶质莲花垂朴。斗拱下部攘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匹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拖龙骨架,地面平托全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作法当属宋代遗风。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刑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明清时期的舍利塔

临清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塔各层平面皆为正八边形,第一层至第五层和第七、八层塔心室为正方形。六层和九层则为八角形,五层塔心室皆辟有门洞券,通向塔外。塔的平面构成是结合竖向设计而统筹布置的。就全塔而言,登临凭眺,则八面风光皆可撷取;而就各层言,则层层相错,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统一中的变化,丰富了“灵收八表”的戏剧性空间变幻效果。至于塔心室的内部空间,也无不层层变化,而且由于扒道的狭长幽暗,更在先抑后张中,显现出光明和小中见大。第六层塔心室的建筑物构造更是颇具匠心,也最精到。捷足先登的人们惊喜地发现“三百里外忽见遥山’。”朝宾岱宗暮太行”,实在是地处平原的临清旷古未见的奇景。第六层塔心室东、西两面券窗上方分别嵌石题刻“西引太行”、“东延岱岳”,正北佛龛券洞上方则题刻作“秀聚中天”。此最能体现“灵收八表”之意。

至第七层,塔心室又转变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顶改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顶,东、西、南、北列布砖雕字样分别为“阿众佛”、“弥陀佛”、“宝生佛”、“成就佛”,以应七级浮屠、四面生佛之意。以其卓尔不群的空间处理,显示出佛的境界尊严,达到空间序列的最高潮。

至第八层,似又恢复到第一至第五层大同小异的形式,人们会由此而被唤起几分回忆,形成了高潮过后的片刻宁静。至八角形的第九层塔心室,空间形式又在似与不似的印象中,同第六层的处理联系起来;那逐渐聚拢的穹顶,隐没了自地宫拔出而贯通全塔的塔心柱,标志着全塔的内部空间序列至此圆满结束;而联想着塔心柱穿出塔顶冠表为塔刹的外部空间形象,又不禁令人感到,这灵收八表的佛的空间,仍似意犹未尽,在无尽的延续,直至中天。

古代临清八景之一。

登高望远,运河如带,翠堤蜿蜒,令人心旷神怡。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塔岸闻钟为古代临清八景之一。

营山舍利塔

营山舍利塔,在四川南充市营山县太蓬山北面的刺沟湾内,有一座七级舍利塔,此塔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上旬,塔下为景福寺方丈慧智长老之墓。 智公长老是个得道高僧,他劝人诸恶莫作,多行善事,常向人讲解因果报应之事。他还精于医术,常治病施药,解除百姓痛苦。他常在西寨门望西天,坐禅诵经。曾见文殊骑狮,普贤骑象,飘然而至,倏忽而杳。乃嘱其徒,卒后埋葬太蓬山西麓,故后来圆寂,乃葬此地。百姓爱戴,护塔至今。

此塔为六方锥体形,4.2米,塔上第三层刻有“舍利塔”三个大字,每字各刻一方,颜体正楷,书法雄秀。在七级六方的佛屠上刻有27幅浮雕图案,有手持吉祥果的释子,有手拿竹板的“莲花落”表演者,还有各种神兽猛禽,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历经百年,保存完整,堪称艺术珍品,石塔瑰宝。

明清时期的舍利塔

上面就是关于明清时期的舍利塔的介绍了。我们平时也是可以参观和礼拜一下这些舍利塔的,而且我们若是可以的话是可以去召集一些师兄来一起保护这些舍利塔的。